在具临床意义的非左主干介入决策中,不管是侵入性的或依据造影结果测定的生理学指标均可采信。 在具临床意义的左主干病变诊断中,现有研究均有支持生理学指标及腔内影像学的证据; 而作为左主干介入决策时,IVUS或OCT可满足80-90%的病变类型的临床需求,两种腔内影像学手段均可达到理想置入支架的目的。余下的10-20%的病变类型有特殊的腔内影像学需求,比如现有有关左主干支架置入和CTO的证据链更倾向支持IVUS; 对于ACS无法明确病变的情况,支架内血栓的治疗,现有证据更支持OCT。Mintz基于美国腔内影像培训项目的成果回答了郭宁教授提出的临床上手腔内影像操作的学习步骤,Mintz建议以掌握其中一种腔内影像学手段为基础目标,以达到正确诠释测量结果为操作目标。
Mintz认为中国发起的ULTIMATE研究和韩国发起的IVUS-XPL研究所设置的不同理想置入支架的判别标准之间存在的共性程度大于异性程度,现有12项有关IVUS对比造影指导PCI的结果均显示IVUS指导下的PCI预后更佳,包括对死亡硬终点的改善,以上两项大型RCT研究均显示若不采用影像学指导完善支架膨胀,其预后并不优于造影指导。 两项研究中所涉及的理想支架置入的首要判别标准均为支架置入段最小管腔面积是否大于远端参考血管面积,其次是ULTIMATE研究中提到的,多年研究均证实该指标与后续不良事件相关的支架边缘的斑块负荷是否小于50%。
Mintz介绍了在研的两项RCT腔内影像学研究,随机比较OCT和造影的ILUMIEN IV及随机比较IVUS和造影的IMPROVE研究,该研究将参考ULTIMATE研究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对支架内血栓再次随机。
他预测,在现有的在全患者群开展的ULTIMATE研究,以及在长病变中开展的IVUS-XPL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几年会涌现更多有关各病变亚型、和专门入组STEMI患者群的腔内影像学的大型RCT; 对于易损斑块的随访研究;以及对于可实现稳定斑块的药物研究。
本次Gary Mintz在CBS 2019大会上接收了政府颁发的江苏友谊奖,以表彰他多年对江苏医疗事业做出的无私贡献,作为腔内影像之父,他将自己对于未来领域内器械的发展展开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