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 2019
CBSMD教育中心
English

新闻

2020南京市第一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学术研讨会

多项技术齐头并进, 中国原创回馈患者 CBSMD丨Jun 22,2020

6月20日,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成功举办了以“结构性心脏病”为主题的中心协作工作会议。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张俊杰致开幕辞,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各分中心建设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衷心感谢各协作中心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在学科带头人陈绍良教授的带领下,十年磨剑,砥砺前行。2020年4月被《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授予“卓越心脏中心”的荣誉称号,并在“世界优秀心血管研究中心专栏”刊发了陈绍良团队20余年来治疗疑难心肺血管疾病的创新之路。陈绍良团队因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的发展理念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许。



特别值得期待的是,陈绍良教授发起的“DEFINITION Ⅱ研究”成果即将于2020年6月26日在法国巴黎EuroPCI会议最新介绍临床研究专场公布。此外,研究论文将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同步发表!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目前在我国蓬勃兴起,在技术开展初期,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今后将大力组织协同各合作中心开展规范临床研究,为众多相关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次学术活动秉承“共同学习、分享经验、服务患者 ”的宗旨,还在围绕“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技术(TAVI)、左心耳封堵术(LAAC)”等精彩内容开展了研讨,这些举措都将进一步提高介入医生对这些关键技术的认识,并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更好地造福患者。






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


肺动脉高压(PAH)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肺血管床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动脉病变,最终引起右室扩张,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治疗棘手,预后很差。2012年,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率先提出“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作为肺动脉高压治疗领域的创新技术,其组织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该结果2014年在高分杂志发表后,立即引起业界轰动。

PADN题由南京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张航、副主任医师谢渡江担任主持;陈绍良教授介绍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动物实验结果,并讲述了PADN应用于Group 1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PADN-5研究)的临床试验结果。谢渡江主任介绍“PADN-CFDA研究”;张航教授“肺动脉高压的多学科诊治病例”;张娟主任介绍“心超评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目前正在进行的PADN-CFDA研究是一个多中心、随机、盲法、假手术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价PADN术仪器系统应用于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PADN-CFDA研究为学科交叉,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深度融合树立了典范。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技术(TAVI

TAVI手术诞生于2002年的欧洲,是用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心脏手术。TAVI治疗无需进行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2019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教授团队开启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新篇章目前带领团队敢于接手高危重症老年患者,实施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手术,已完成23例高危、复杂TAVI手术,5例重度主闭患者,年龄最大为91岁高危女性患者,手术成功率100%


TAVI专题由南京市第一医院张俊杰主任、田乃亮主任、朱建成主任、孔祥权博士担任主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先和主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亚峰主任、芜湖弋矶山医院汤圣兴主任担任讨论嘉宾。


张俊杰主任首先介绍TAVI的最新进展”,从TAVI的指南变更到瓣膜的更新换代,结合国内外TAVI的差距,高屋建瓴地阐述了TAVI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指出结构性心脏病的未来发展方向。朱建成主任从指南到诊断依据,详细地阐述主动脉瓣狭窄诊断和TAVI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讨论了未来生物瓣膜功能障碍后的解决办法。张娟主任和高晓飞博士分别介绍了超声和CT在TAVI围术期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术前详细的评估是TAVI手术成功的保障。孔祥权博士通过一个典型病例逐步剖析TAVI的手术步骤,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最后田乃亮主任介绍了PCSK9抑制剂在ACS患者中的应用,从手术到血脂管理全方面去改善患者的预后。在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就血管入路并发症管理、冠脉闭塞风险评估和处理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深入的探讨。


TAVI手术不用开胸、不用体外循环,通过外周血管将人工心脏瓣膜送入心脏主动脉瓣处,并替换原有病变主动脉瓣,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还能明显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更优的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这无疑给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03






左心耳封堵术(LAAC



左心耳封堵术(LAAC


2014年,一种新兴的介入技术——左心耳封堵术正式在我国获得临床应用许可,左心耳封堵术能消除房颤患者对于长期抗凝治疗的依赖,避免患者因抗凝药物所产生的不耐受、出血事件和依从性等问题,为抗凝药物禁忌的患者带来新希望,真正提升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左心耳封堵团队已独立常规开展左心耳封堵手术近150例,成功率97%,技术水平全省领先,手术数量居江苏地区首位,有效预防房颤导致的脑卒中。

LAAC专题由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陵、副主任医师谢渡江担任主持;首先由周陵主任为大家解读“左心耳封堵适应证及病人选择”。从国内外指南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与会专家们关注的LAAC适应证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周主任表示,左心耳封堵术虽然是一项新技术,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也在推动着指南前行,如果在临床工作中能明确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相信一定能够造福更多的房颤患者。接着,谢渡江主任向全体与会专家分享了一例“左心耳封堵病例”,从LAAC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三个方面作了详尽地介绍让与会人员对LAAC的操作流程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最后,陈绍良教授对本次会议做出总结:中国PCI的过去就是TAVI的现在,下一个时代一定是结构性的时代,相信通过各协作医院紧密联合,中国的原创技术一定能有所突破,我们整个团队在中国一定能做到更好!